壮大储运规模 做强加工产业 ——盘锦辽东湾新区粮油储运深加工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 发布日期:2021-04-20
- 浏览次数:473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新粮食安全观,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系列工作部署,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盘锦辽东湾新区粮油储运深加工产业不断增项目、扩仓储,稳运行、促流通,延链条,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粮油储运深加工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确保了粮油市场价格稳定。
随着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的获批,集疏运体系完善,粮食周转数量的增加,到港船舶数量逐年递增,为了缓解船舶滞港现象,改变粮食装卸效率低的现状,盘锦港组织实施了6台门机移装工程。此举不仅实现了门机移装由海运到陆运的历史性跨越,创造国内港口门机陆上整机移装的先例,还大幅提升粮食装卸速度,缩短船舶留港时间,提高粮食周转效率。随着中储粮盘锦物流公司粮食装火车出库作业的成功运行,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实现无缝对接,集疏运体系逐步优化,港铁联运模式的优势正逐步显现,作业效率明显提升,带动了大豆、玉米、小麦港口中转量的提升,粮食专用码头今年3月份就完成粮食中转量近30万吨,同比增长了307.36%。未来,随着集疏运体系的提档升级,港口装卸效率的提升,港口“硬联通”“软连接”显著改善,将为原料的输入、终端产品的输出提供交通保障,北粮南运的大通道将更加畅通。
随着新区中储粮东北综合产业基地12万吨建仓、7.8万吨粮食仓储物流、30万吨大直径筒仓及相关辅助生产设施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百万吨”级粮食储备基地正在新区诞生和崛起,为粮食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为产业链条的拓展提供支撑。今年一季度,为全面确保“两节”“ 两会”等敏感时期的粮油市场稳定,粮油、饲料等产品的供应充足,新区粮食加工企业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主要企业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玉米、水稻、小麦等原料价格呈波动态势,导致新区贸易类企业交易量减少,主要经营收入等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好转,进口粮食数量增加,粮食中转量有所增加,今年前3个月共完成船舶装卸151万吨,涵盖大豆、玉米、小麦、水稻4个品类,其中大豆占比74%以上;在船舶运转作业的内外贸业务中,因大豆运输量的增加,带动外贸指标的增长,外贸业务占比达总额的7层以上;随着小麦交易量递增,新区粮食内贸数额也有所增长。
新区始终坚持产业链拓展发展战略,依托域内龙头企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推动传统粮油加工产业向中高端生物科技领域迈进,带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粮油产业集聚。新区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围绕中储粮、汇福、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不断加快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步伐,依据《盘锦辽东湾新区粮油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加速产业链条构建,在益海嘉里米糠—谷维素—阿魏酸—香兰素的水稻循环产业链的基础上,助推了大豆-皂脚-植物油酸-抗磨剂产业链条的落地投产,加快推进了汇福膨化大豆项目落地进程,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将一粒稻谷、一粒黄豆的价值在新区粮油产业链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得到具体展现,加速形成生物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强力培育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