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新区 >热点新闻

图文实录 | 李乐成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更大担当和作为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

陈文俊(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1场,请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先生为大家介绍“以更大担当和作为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的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与李省长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健先生,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立林先生,副省长高涛先生。

下面,先请李乐成先生介绍情况。

2024-04-23 10:00:21

李乐成(徐想 摄)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乐成: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辽宁全面振兴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亲临辽宁考察,3次主持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为东北和辽宁全面振兴擘画蓝图。我们牢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决扛牢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政治责任,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台阶;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更强的韧性、活力和创造力。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省委提出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要经过不懈奋斗,努力把辽宁打造成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我们将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坚持把打造这“六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重振“共和国长子”雄风,让老工业基地再创辉煌。

一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今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上,在我们辽宁生产的航空母舰、战斗机、工业机器人、芯片等产业和科技要素逐一亮相,向全国人民展现了辽宁的产业实力和科技魅力。我们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这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也就是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力求突破。我们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全面深化改革。随着辽宁营商环境持续好转,央企、民企、外企积极布局辽宁,去年辽宁央地合作重点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的华锦阿美项目、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的徐大堡核电站项目等加快建设步伐。今天的辽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将以更多的真招实策、真情实感迎接八方来客,让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山海关外、其兴可待”。

三是在坚持绿色发展上厚植优势。我们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修复保卫战、低碳转型持久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辽宁一应俱全的生态场景更美更靓。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紧锣密鼓,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今年将达到50%,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辽宁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四是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积极作为。去年辽宁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居全国首位,过去3年辽宁口袋公园建设数量连续居全国第一,我们家里家外都有“小确幸”;我们紧盯“一老一幼”,将逐步降低老百姓的教育、医疗、养老成本,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健康长寿;我们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周末大家可以到辽宁各地细细品味辽宁之美;CBA季后赛已经开始,球迷们也可以到辽宁感受精彩赛事魅力。总之,我们将坚持把“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谋划更多增进辽宁民生福祉的项目,为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夯基托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4-04-23 10:09:34

陈文俊邀请记者提问 (栾海军 摄)

陈文俊:

谢谢李省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

2024-04-23 10:10:01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经济日报记者:

刚才李省长介绍,去年辽宁经济增速达到5.3%,这也是10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您认为这个数据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辽宁能否继续保持这样向上向好的趋势?

2024-04-23 10:10:46

李乐成: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辽宁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大力支持。增长的驱动力,得益于党中央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支持政策的落实落地。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因时因势出台一系列稳经济、巩固增势政策举措,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辽宁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增长的驱动力,得益于辽宁独特的比较优势。辽宁一二三产基础雄厚,特别是工业体系完备性全国领先,国民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辽宁有40个、207个工业种类辽宁有197个、666个工业小类辽宁有519个;大国重器集成,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装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辽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设施完善,铁路网和公路网密度居于全国前列,拥有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6个重要港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辽宁科教资源富集,有114所高等院校,大院大所集中,为辽宁科技创新带来了不竭的原动力。增长的驱动力,得益于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不断提升。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关键仗,从一件件企业和群众烦恼、忧心的“小事”做起,推进制度创新,兑付税费优惠超1400亿元,惠及企业1100万户次,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下降。现在的辽宁政通人和、上下同欲、人心思进,全省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出来,实现全面振兴就有了更持久、更厚实的信心和力量,辽宁必将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趋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谢谢。

2024-04-23 10:11:05

央广网记者提问(刘健 摄)

央广网记者:

我们知道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请问辽宁未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谢谢。

2024-04-23 10:17:37

李乐成: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刚刚我在开场白中也提到了,辽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下面我可以把这方面再展开讲一讲。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重点实验室群与基础科学中心建设,打造辽宁实验室,推进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打牢科技创新“底座”。开展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双走进”活动,扭紧科研产业“双螺旋”。我们还在重点领域开展攻关,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鞍钢研发的新型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实现了3项产品全球首发,6项产品国内首发,为全球首座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等重大海洋工程提供材料保障。我们将持续发力,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为保障国家产业安全贡献辽宁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做优做强实体经济。谈到辽宁的工业,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第一艘国产航母、舰载机、风洞压缩机、盾构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同时,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如使用国产手机,那么,你手机摄像头的马达有9成机率是辽宁生产的,这个产品,辽宁目前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我们辽宁不仅造出了大批的“大国重器”,也培育了众多“隐形冠军”。我们坚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瞄准数智、绿色等方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更高效率集聚创新要素,协同开展重大技术创新验证和重大创新示范应用,打通创新和应用的“任督二脉”,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比如,我们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支持大型央企开展减排降碳科技攻关,降低吨钢综合能耗1.9%,减少人工成本43.6%,节约国外软件授权费用上千万元。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国有经济调整和结构优化力度,让更多“种子队”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在经济主战场上山头、打硬仗、破梗阻。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17:56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北京青年报记者:

想问一个有关人才的问题。我们注意到2023年辽宁一举扭转了连续11年人口省净流出局面,人口净流入达到8.6万人,想问一下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辽宁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举措?谢谢。

2024-04-23 10:20:18

李乐成: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立林同志回答。

2024-04-23 10:20:30

张立林(徐想 摄)

辽宁省委常委、副省长 张立林:

谢谢您对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辽宁人才事业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刚才您提到了去年的变化,这个变化是11年以来第一次发生的变化,净流入8.6万人,人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我们经济发展向上、产业向新、环境变好、经济活力更足的集中体现,这也充分说明了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才是第一资源。辽宁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更多岗位需求,做大人才“蓄水池”;我们以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硬抓手,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落户更多企业,打造人才“强磁场”;我们以持续推动引才政策最优化为实举措,把“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10个新突破50项重点任务之一,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持续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去年,全省新增两院院士6人,总数达到61人;全职引进海内外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人,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增长20.8%,为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我们将锚定人才强省建设目标,着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人才高地,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栓心留才。创新实施 “兴辽英才计划”,持续实施“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奖励补贴、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政策,以可感的辽宁温度,让广大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20:43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科技日报记者:

刚才介绍到了辽宁省有114所高校大所,还有61位院士,科技资源非常丰富。请问下一步辽宁将如何推动这些科教优势资源转变为创新发展的优势?谢谢。

2024-04-23 10:30:13

高涛(徐想 摄)

辽宁省副省长 高涛: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辽宁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创新驱动。我们将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这个目标,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把我们科教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的胜势。重点要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布局创新体系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四梁八柱”。推进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和沈抚科创园建设,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系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我们要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辽宁布局。全省新获批建设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我们还以全新体制机制组建、运行4家辽宁实验室,探索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模式。今年将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建设20个省重点实验室群,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储能与氢能等方向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化学、材料、能源等重点方向突破一批“从0到1”的重大科学问题。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在辽宁相继问世。

三是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融入“产业链”,能够走向“市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建设36家中试基地,构建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站”。我们还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机构400多家,开展专业化、市场化对接路演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1308.3亿元,同比增长了30.8%。

四是培育壮大科技企业,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600个,汇聚20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我们还组织开展“科技专员进企业”和“科技特派员进乡村”专项活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55.6%、16.0%,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我们辽宁省的“独角兽”企业也实现零的突破。正如刚才乐成省长所提到的,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正在转化为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30:29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提问(刘健 摄)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我们知道辽宁是能源大省,但也面临着一些较大的碳减排压力。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和挑战。请问辽宁将如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谢谢。

2024-04-23 10:31:03

王健(徐想 摄)

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如这位记者朋友所说,辽宁作为重工业基地,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都比较大,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任务非常繁重。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厚植全面振兴的绿色底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源头上控碳降碳。针对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大的实际,我们集约高效用好风、光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经过努力,截至目前,我省的清洁能源装机已经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9.5%,年内将超过50%;到“十四五”末期,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比重将达到56.8%。在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的同时,我们还同步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着力提升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并积极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试点建设,确保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在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的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辽宁在能源装备、能源科研等领域的优势,做强做大核能、输变电、氢能、储能等能源装备产业,做好锂电、全钒液流、压缩空气、钠电等新型储能试点,积极构建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产业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全方位支撑。

另一方面,是在存量上减碳降碳。辽宁的炼化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位、钢铁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四位,石化、冶金是辽宁的优势产业,也是减碳降碳的重点。我们将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遇,加快冶金、石化等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去年,全省累计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537个,全省化工精细化率达到了46.2%,较202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严把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改造,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产业结构更“轻”、经济形态更“绿”、发展质量更“优”。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31:43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封面新闻记者:

工业振兴是辽宁振兴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传统的重工业对资源依赖性强,对环境的破坏性大。请问辽宁将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谢谢。

2024-04-23 10:35:00

李乐成: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家都知道,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2023年,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辽宁将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来支撑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抓结构调整。我们将以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作为抓手,加快建成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新突破、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向下游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向精深拓展、消费品工业向优质特色发力。同时,我们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抢滩布局人工智能、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抓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高性能膜材料、钛产业等重点领域,今年将建设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抓转型升级。加快以智赋能,今年我们将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同时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向“绿”转身。加强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石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提升行业能效水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省级绿色制造单位年底将累计达到650家。抓企业培育。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今年我们计划新增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35:21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刘健 摄)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想提问一个关于农业方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辽宁的农产品品类非常丰富,像丹东的草莓、大连的樱桃和盘锦的河蟹,请问下一步辽宁将如何发挥这些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4-04-23 10:38:47

王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一方特色。辽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平原南部,全省“六山一水三分田”,生态系统十分完备,山川、江河、湖泊、海洋、湿地等一应俱全。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辽宁农业的独特优势,全省农产品品类齐全、品质上乘,拥有众多知名的地理标志品牌。我们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食品工业大省。

首先,是要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辽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单产位居全国前列。去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达到512.7亿斤,创历史新高。在提升粮食产能上,我们将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我们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大投入、提高标准,争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示范省;我们还将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把更多的耕地建成“稳产田”、“高产田”。可以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我省的农业科技优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粮食安全提供种源保障。

其次,我们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将农业建成大产业。辽宁农业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丹东的草莓、大连的樱桃、盘锦的河蟹等,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众多特色农产品。比如,我们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辽东湾、海洋岛两大传统渔场,海水养殖量居全国第4位;还比如,我们辽南地区的水果、辽西地区的杂粮、辽东地区的“辽药六宝”也在全国享有盛誉;再比如,辽宁的设施蔬菜,实现了“冬销北、夏销南、全年生产、四季不闲”。我们将以特见长、以优取胜,着力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进一步做精做大特色农产品,让百姓品尝到更多的辽品、辽味。

我们还将着力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畜禽、粮油、水产、果蔬等千亿产业集群,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的食品工业发展格局,真正把农业的特色优势用好、用足、用到位,实现产业兴、农业强、农民富。谢谢。

2024-04-23 10:38:59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介绍了辽宁在开展“一老一幼”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请问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辽宁还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4-04-23 10:44:48

张立林:

非常感谢您的民生情怀。为民造福是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们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印发了《关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为民办实事清单,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就达到了76.5%。今后我们将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辽宁全面振兴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一是让人民群众居住更安心。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更多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全省将再改造老旧管网4600公里,其中燃气管网300公里、供水管网1500公里、供热管网1500公里、排水管网1300公里;继续改造700个老旧小区、4463栋楼,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6万户,让广大群众生活更宜居。

二是让人民群众教育更称心。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占比分别达到了89.9%、56.4%,市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扩大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资源规模,让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更加满意。

三是让人民群众就业更舒心。深入实施“春暖辽沈·惠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系列行动,2024年,辽宁全年计划释放人社领域政策红利和发放惠企拓岗贷款70亿元以上,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70万个以上,实现从“能就业”、“快就业”向“好就业”、“就好业”转变,让求职者更加充分就业。

四是让人民群众就医更暖心。坚持“医者所能”服务“健康所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4年将新增省级、市域、县域临床重点专科100个。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全面推进优化门诊流程,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弹性安排门诊时间、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让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更有“医”靠。

五是让人民群众养老更放心。我们将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围绕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倾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施1.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百姓养老更放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4-04-23 10:45:0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李省长提到,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振兴的先手棋和关键仗。请问下一步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考虑呢?

2024-04-23 10:50:03

李乐成:

谢谢央视记者的提问,这也是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经常讲,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先手棋”“关键仗”,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惠企利民,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辽宁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新路子。

抓营商环境,我们先从政府自身抓起。我们坚持把诚信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深入开展政府履约践诺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新官要理旧事”,大力解决政务失信行为,督办解决营商环境问题近1.7万个,市场信心、行业信心、社会信心全面提升。

让群众办事不找关系就是给群众吃下一颗公平公正的“定心丸”。我们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改革,叫响“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辽宁品牌。全省累计900多条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惠及企业超1100万户次,经营主体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

好事要办好,好事还要办快。我们着力推动建设用地“省县直报”和模块化审批,审批用时大幅缩短。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去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00亿元。我们选定35个高频“一件事”场景推行“一次办”,平均减少办理时间62%,今年将进一步拓展到48个场景。

老百姓打来的电话就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好契机。目前,12345热线已打造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总客服”,从一件件“小切口”“小场景”“小苗头”这样的具体小事上入手,推动营商环境顽瘴痼疾得到专项整治,去年,全省热线累计受理各类诉求1255万件、办结率达99%。

辽宁的营商环境怎么样,有数据可以为大家作个说明:去年,辽宁企业活跃度提升到66.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国内外企业纷纷用“脚”为辽宁营商环境投下了“信任票”。企业家们尽管放手打拼、放心追梦,我们将是企业家们的“最强后盾”“最好伙伴”。

我们也诚挚地欢迎广大媒体朋友多到辽宁走一走、看一看,对辽宁营商环境建设多监督、多批评,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2024-04-23 10:50:24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凤凰卫视记者:

沈阳、大连等城市一直是很多游客所关注的,另外还包括盘锦的湿地公园等也有很多人关注,请问辽宁省接下来如何把这种大家的高度关注转化为一种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的硬实力,吸引大家去了还想去。谢谢。

2024-04-23 10:54:55

高涛:

感谢您对辽宁文旅的关注。辽宁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淳朴的辽宁“老铁”。我们辽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应俱全,各类自然景观各美其美。同时,红山文化、三燕文化、辽金文化、清前文化积淀日久,特别是有情有义的辽宁人民,我们正不懈努力,为海内外游客呈现一个最美的辽宁。

在去年底,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确认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辽宁朝阳市访古探幽。

今年春节期间,大家纷纷选择到“不太远、不太冷、不太贵”的辽宁“嬉冰雪、泡温泉,过大年”。我们辽宁的特点是雪场特别多,体感又不太冷,冰雪旅游持续地热辣滚烫!在沈阳,客人们还来到小河沿逛早市,来体验什么叫更高“性价比”;到地铁“沈阳站站”,打卡“听劝文旅”;到全国仅存的两个故宫-古建筑群之一的沈阳故宫,探访清前古迹。春节假期辽宁共接待游客4086.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99.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2.7亿元,同比增长572.7%。

而且,这种势头还在继续,今年春季以来,辽宁的赏花观鸟游再度掀起热潮,大家纷纷来到辽宁观赏春花春景、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民俗文化,现在大连的港东五街就已成为火爆的新旅游打卡地。

后续我们将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业态,丰富冰雪、海洋、边境、赛事等文化的内涵,植入休闲旅游要素,大力发展冰雪温泉游、生态旅居游、海洋海岛游、红色研学游、特色美食游等,我们将推出更多更好、满足市场需要、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文体旅融合产品。

我们将借势承办“十五冬”,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主题,丰富文体旅综合体验,让“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更加深入人心,打造更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2024-04-23 10:55:13

陈文俊:

最后一个问题。

2024-04-23 10:56:01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辽宁大连举办。作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的论坛有哪些特点?作为东北亚的枢纽地带,下一步辽宁将如何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谢谢。

2024-04-23 10:58:36

李乐成:

谢谢中国日报的这位记者,也非常感谢您的关心。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嘉宾汇聚大连,嘉宾规模和层次都将创造新的历史。辽宁与达沃斯夏季论坛的“牵手”,同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战略高度契合,本次论坛“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主题也与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目标高度一致。

辽宁位于东北亚核心地带,既沿海又沿边,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资源、临近日韩俄蒙的区位优势,也有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科教人才富集的创新资源优势,是最具开放基因、开放潜能、开放活力的省份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要素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向北向东开放。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大力促进外经贸发展,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聚焦世界500强和国内外领军企业,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专精特新项目。着力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境内外国际性展会,帮助企业出海布局。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稳步扩大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新三样”产品和二手车出口质效规模,充分挖掘跨境电商、海外仓、转口和保税贸易等新增长点。加快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争创中欧班列(沈阳)国家集结中心,稳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和规模,推进海铁联运提质增效。持续继续提升各类开放平台能级,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开发区创新提质、海关特殊监管区赋能、平台载体联动发展四大战略。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只要我们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谋划对外开放,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促进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加速涌入,辽宁振兴发展就一定会开启更加壮阔的航程。最后,我要借助今天的机会和在座的媒体,向海内外客商发出邀请,欢迎来到辽宁,与我们共建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共享东北全面振兴的宝贵机遇!谢谢大家!

2024-04-23 10:58:50

陈文俊:

谢谢李省长和各位副省长,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2024-04-23 10:59:09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奋力...
下一篇: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